无锡酒吧街1夜宵摊老板5个月赚200万被判刑6年,黑心钱赚不得!
老老实实做生意,发不了横财,有的人就起了黑心,走上了歪门邪道。这哪行?迟早要被抓。
2022年3月30日,《江南晚报》第6版刊发了一条新闻,标题为:《挂“洋”头,卖假酒 售价上千的名牌洋酒成本仅几十》
相关新闻报道
新闻说,周某最初在无锡酒吧街上摆摊卖夜宵,因此结识了一些在酒吧工作的朋友。通过这些朋友,周某了解到一个赚钱的“好方法”:向酒吧、KTV销售灌装洋酒。这种酒的利润很高,几十上百元的成本可以卖到上千元,而且几乎没有人会去怀疑酒的真假。周某勾结某酒吧主管王某,向酒吧卖假酒。后来酒吧老板张某得知后,不仅没有阻止,反而入了伙。就这样,三人形成了一个制假贩假洋酒的链条。由周某在自己的出租屋内用真瓶灌假酒,再由王某张某低价购进,然后高价卖给消费者,最后空瓶再卖给周某灌酒。
新闻说,不到5个月的时间,该酒吧售出假冒“马爹利”“轩尼诗”等名牌洋酒近千瓶,销售额达两百余万元。最终,周某等三人因假冒注册商标犯罪被抓捕归案。经过审理,新吴法院分别判处周某、张某、王某四年到六年有期徒刑,并处20万元到110万元不等的高额罚金,对酒吧处以200万元罚金。
从《江南晚报》的这则新闻可以看出,制售假酒真是暴利。难怪这些人铤而走险。搜一搜网络新闻,类似的新闻报道,并不少见。国内其他地方也曾刊发过类似新闻。
江南晚报新闻配图,假酒喝不得
最冤枉的就是酒吧的消费者。他们以为花了高价买了洋酒,有派头有面子,开了洋荤了。孰不知上千元买的洋酒是假冒伪劣产品,成本只值几十上百元。他们是名副其实的冤大头。对于这些冤大头而言,花了钱耍了派头,吃点金钱上的亏,这倒没多大负面影响,但是万一假酒质量低劣,影响到身体健康,那就太得不偿失了。
无锡是经济发达地区,对外开放度高。虽然大多数人喝不出洋酒的真假,不过毕竟有见过大世面的人,甚至有的人对洋酒熟悉得很。制假售假时间长了,难免不被人发觉。俗话说,长在河边走难保不湿鞋。一旦有人举报制假售假,有关部门一查一个准。
现在是法治社会,大数据追踪、天眼监控,让犯罪分子无处可逃。只要做了坏事,迟早要被发现。最终等待他们的,必然是法律的严惩。3个人制假售假,5个月赚了200万。确实是暴利。但一旦被抓,不仅罚没涉案款,还要处以高额罚金,还要被判有期徒刑。代价不可谓不大。四到六年的“铁窗生活”,日子不好过。人生又有几个四到六年?
做生意,还是要老老实实才行。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