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妹子为救丈夫痛失双腿,住院时丈夫却在ktv玩乐,什么是爱?
什么是爱?人们向往爱情,追求爱情,探索爱情。爱是情不知所起,一往而深。爱是牺牲,是奉献,是奋不顾身。爱是互相奔赴,是相互扶持,是相濡以沫。每个人对爱的理解略有不同,总体说来,爱都是美好而令人向往的。
安徽妹子李应霞亦是如此笃信着爱情的美好。身处险境时,她把宝贵的救援时间让给自己的爱人,自己付出惨痛的代价。然而他爱人的做法却让人唏嘘不已。
安徽安庆自古以来风景秀丽,人杰地灵,出过不少文化名人。陈独秀、邓稼先、张恨水等均出于此地,耳熟能详的黄梅戏曲在这里形成与发展。故事的主人公李应霞就出生在这个美丽的小城里。
家里人的记忆中,自打出生起,李应霞就很爱笑。这个充满灵气的小姑娘长着一双弯弯的笑眼,总是笑眯眯的。她天生有一副好嗓子,声音很好听,见人都是甜甜地打着招呼。因为活泼懂事,街坊四邻都很喜欢她。
童年的李应霞,家里是有些困难的。母亲很年轻的时候得了腰病,一直不能干重活。家里有两个孩子,李应霞和妹妹。一家四口全靠父亲一人挑起养家的重担。老实巴交的父亲文化程度不高,只能做些简单粗重的工作,收入比较有限,一家人的日子拮据得很。
姐妹俩日渐长大,穿衣吃饭、读书上学的开销越来越大,加上母亲时常需要看病吃药,家里渐渐入不敷出。父亲不得不在下班后找些零工补贴家用。看到父亲辛苦劳累,李应霞看在眼里,疼在心里。刚满14岁,李应霞主动提出辍学,到四川的都江堰打工。
可是年纪这么小的女孩子找一份适合的工作又谈何容易。好在她凭借一副好嗓子,找到一份在夜啤酒长廊驻唱的工作。唱歌是李应霞的爱好,还能有一份不错的收入,李应霞心里特别满足。每个月一领到报酬,她就把大部分钱寄回老家,家中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。
啤酒长廊驻唱的都是晚班,对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来说真的非常辛苦。李应霞认为这不算什么,她珍惜这份工作,认真地唱好每一首歌。她笑着说,以后自己就是家里的顶梁柱了。身边的同事都很喜欢这个努力又懂事的小姑娘,不少热心的大姐张罗着给她找对象。
缘分使然,热心大姐们介绍的小伙子中,一个男孩走进了李应霞的世界。这个男孩家境一般,身高、相貌平平,没什么特别出挑的地方。李应霞不在乎这些,她看中男孩的温和体贴,老实憨厚。他们俩性格互补。李应霞性格外向,爱说话,常常一打开话匣子就收不住。而男孩则安静地坐在一旁聆听,不多说话。
李应霞在异乡打拼多年,时常会感到孤独。男孩的陪伴让她倍感温暖。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,两个人就那么自然而然地走在一起。年轻的相爱纯粹美好,他们默契融洽,常常不用言语就知道对方心里的想法。
两个人相互扶持,携手向前,遇到困难,也能笑着面对。如同大多数情侣一样,他们也会吵架。但他们约定,当天就得和好。在亲朋好友的眼中,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。人生第一次,李应霞有了想要嫁人的想法。
灾难降临,“请先救那个男的!”
2008年2月,经历四年的恋爱,李应霞如愿地披上了婚纱。婚礼上,丈夫深情地向她承诺会一辈子关心她,爱护她,让她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新娘。一向爱笑的李应霞这次倒是哭花了妆,好想告诉全世界,她嫁了最爱的人。
李应霞夫妇租了一个房子当作新房。房子面积不大,布置得很温馨。大到床单、被褥,小到毛巾牙刷,都是李应霞亲手挑选的。驻唱工作是晚班,白天她就打扫卫生,把小家拾掇得一尘不染。她满怀欣喜地憧憬着未来。
谁都没有想到,意外来得那么快。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,里氏8级的地震突袭了蜀中大地。这是建国以来震级最高、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。顷刻间,无数房屋建筑倒塌,数以万计的人失去生命。
李应霞和丈夫刚吃完饭,正收拾着残局。忽然,她感觉到一阵眩晕。紧接着,房子剧烈地晃动起来。“难道……是地震了?”没来得及反应,李应霞眼前一黑,房子“轰”地一声塌了,她瞬间被巨大的水泥板直接压倒。
四周传来建筑的倒塌声,人们的哭喊声、呼救声,嘈杂在一起,混乱不堪。李应霞被死死地压住,看不到一丝光亮,完全没办法动弹。她身体被压着,想大声呼救,嘴里呛着碎砂石,一张嘴吐出几口血沫子。她感觉害怕极了,死亡离自己那么近。
黑暗中的李应霞,不知道外面过去了多少时间,口中干渴,逐渐昏沉起来。“小霞,你在不在?”这是丈夫的声音!李应霞精神又振作起来。被压到现在,她都不敢喊丈夫的名字,生怕他出了什么意外。
“我在,我在,你还好吧。”李应霞连忙回应丈夫。
“我还好,你没事吧?”
“我没事,你别担心,我看马上就有人来救我们了。”丈夫的声音听着有些虚弱,李应霞不放心,低声说着宽慰丈夫的话。实际上,李应霞说话已经很吃力了,可为了丈夫,她在努力坚持。
没多久,一丝微光透了进来。
“里面有人吗?”
意识到救援人员来了,李应霞激动不已,回应道,“这里,这里有人,这里有人的!请救救我。”
救援人员马上挖开李应霞身边的砂石瓦片,发现被一整块水泥板压住的她。水泥板非常沉重,必须尽快挪开。救援人员正要计划怎么挪开水泥板的时候,李应霞大声喊道,“里面,里面有人,请先救那个男的!”
“姑娘,你现在很危险,顾别人做什么哟!”旁边帮忙救援的群众都着急了。
“他不是别人,他是我丈夫,求你们了,先救他!”李应霞急得声泪俱下。
救援人员拗不过,只好先给了些食物和水,转而去救她的丈夫。在旁边的碎石堆里,救援人员很快发现了李应霞的丈夫。他面色苍白,脸上有好几处擦破了,但是精神状态还不错。很幸运,他没有被水泥板压住,身上只是砸了一些碎石。救援人员清理之后,把他送上了救护车。
看到丈夫顺利被救出,李应霞绷紧的弦放松了下来。然而黄金救援时间正一分一秒地流逝,她的意识越来越模糊了。“姑娘,不能睡,坚持住,我们马上就能把你救出来了!”一个解放军小伙一边搬着水泥板,一边急切地呼唤着李应霞。
众人齐心协力终于搬开了压在李应霞身上的水泥板。来不及说声感谢,李应霞彻底晕了过去。
痴心女子绝情汉
昏迷的李应霞被火速送往附近的医院救治。医生全力抢救,她的命总算是保住了。她的双腿被压迫时间实在太长,严重坏死,只能被截掉。
两天后,麻药退去,李应霞从昏睡中醒来。一睁眼,她顾不上问自己的情况,开口第一句话便是问丈夫的安危。听说丈夫只受了一点轻伤,她重重地舒了一口气。丈夫的安危是她此时最大的牵挂。
医生看着这个只顾别人的傻姑娘,叹了口气告诉她,她的双腿被截肢了。李应霞呆住了,她难以置信地看着医生,以为他在开玩笑。她还能感觉到自己的脚在痛,怎么可能没有了?她挣扎着摸向自己的腿,真的没有了。
李应霞躺在床上,静静地流着眼泪。没了双腿,她还怎么走路,怎么工作,怎么照顾她的家人。她还怎么做家里的顶梁柱?她现在迫切地想见到丈夫,想在他的怀里哭一哭,希望能得到他的安慰。
李应霞想不到,丈夫曾经到过病房探望过,那时候她还在昏睡。得知李应霞的双腿被截肢的消息,这个男人呆住了。他走到病床前,盯着昏迷的妻子,沉思良久,始终一言不发。他那良久的沉思中,有恩爱、不舍,也有愧疚、纠结。然而最终他选择逃走,不留一丝音讯。
病床上的李应霞对这一切一无所知。一连几天,她联系不到丈夫。她担心余震连连,怕他又出什么意外。直到一个朋友去探望她,说见到她的丈夫在KTV玩乐。朋友再三确认过,肯定不会看错。
李应霞感觉全身一阵恶寒,脑子里不断地回想着丈夫婚礼上的话。他说过,他要照顾她一辈子。现在他跑了,没有留下一句话。哪怕他过来说一声对不起,解释一句负担太重承受不住……李应霞的心里都会好受一些。
丈夫的绝情离弃是压垮李应霞的最后一根稻草,她崩溃了。脑子里有个声音不住地在提醒她,自己是个废人,没人要的累赘。这个爱笑的姑娘绝望了,几乎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,轻生的念头时不时涌上心头。
母亲和妹妹看到形容枯槁的李应霞,心疼不已,抱着她大哭了一场。这一哭,李应霞清醒了。一生劳苦的父亲,饱受病痛折磨的母亲,年幼的妹妹,他们需要她。李应霞清楚,这个世上还有家人在爱她。怎么忍心让他们肝肠寸断?
李应霞决心振作起来,她努力配合治疗,复健,不要成为任何人的累赘,能够独立地生活。身体在恢复,笑容又慢慢回到了李应霞的脸上。这时消失两年的丈夫给她寄来了离婚协议书。这个狠心的男人直到离婚都不肯露面,他真的没脸面对救他性命的妻子。
李应霞平静地签字,情绪没有任何起伏。没有再颓废,也没有伤心欲绝。身体复健这两年,她尝到了太多困难和苦楚,都咬牙坚持。丈夫带来的委屈和伤痛,像是人生一段插曲,慢慢被时间抚平。她明白人要向前看,那颗远去的心已不再值得。
铿锵玫瑰,涅槃重生
办完离婚手续,李应霞没有继续消沉,她做好重新出发的准备。一位志愿者给她带来好消息,香港的一家公益组织有意愿给她捐赠假肢。李应霞激动不已,她做梦都想不到,有朝一日还能再有机会站起来。
假肢需要支撑整个身体的重量,要与截肢的部位直接接触,佩戴的人一点都不好受。为了能再次站起来,不论多疼李应霞都咬着牙坚持训练,即使腿经常被磨得流血都从未放弃。
不久,一个熟悉的歌声又在都江堰的夜啤酒长廊响起,李应霞回来了!人们看到一个拄着拐杖,依靠假肢站立的姑娘,抱着吉他,唱着甜美的歌声。她的脸上挂着温暖的笑容,眼神里充满坚毅。驻唱的舞台上,李应霞再次找回了自信。唱歌不仅是一份赚钱的工作,还给她注入生活的希望和战胜苦难的勇气。
北京的一位音乐人到都江堰出差,一个偶然的机会,看到了李应霞的演出。这个坚强的姑娘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特地到后台交换了联系方式。他留下一句话,“你应该到更大的舞台去展示自己”。
陌生人的一句话,李应霞并没有放在心上。没想到不久就收到了那个人推荐她上浙江卫视《中国梦想秀》的消息。对一个爱唱歌的女孩来说,这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。李应霞迫不及待地答应了。
演出那天,李应霞化了精致的妆,自信满满地演唱。主持人眼含热泪介绍了这个“地震女孩”的故事。当年帮她搬开水泥板的解放军哥哥也来到现场,鼓励她努力生活。现场很多人都感动落泪。
有热心网友把节目视频放到互联网上,李应霞红了。有人问起她是否后悔选择先救前夫。她笑笑说,不会后悔,当时看不见他,不知道他的情况。如果他就那么没了,自己一辈子都不会心安。
前夫的绝情,李应霞有过怨愤不平。时光的流逝,李应霞尝试着去理解,不再耿耿于怀。
名气越来越大的李应霞,事业方面更是越来越顺风顺水。正如当年的允诺,现在的她依然可以是家中的顶梁柱。有一句名言,她很喜欢,“生活以痛吻我,我却报之以歌。”她更相信生活不会辜负勇敢的歌者,终会报以琼浆。
只要一有时间,李应霞就会去参加公益活动。她经常帮助残疾人,特别是遭遇意外而残疾的。这些人时常表现得颓废、沮丧,甚至丧失生活的信心。在他们身上李应霞看到了过去的自己。
鼓励他们振作,努力生活,李应霞当作上天赋予自己的使命。爱需要被传递,世间才会充满希望。如同她歌里唱的,“断了翅膀那又怎样,有爱就能发光”。这个勇敢爱笑的女孩,人生正在闪闪发光!






